(1)戰略性出口政策

政府可以通過出口補貼或研發補貼本國廠商政策工具達到把外國生產者的壟斷利潤轉移到國內生產者手中,從而增加本國福利的目的。其實質是想實現國外廠商壟斷利潤向國內廠商的轉移,危險的" />

黄片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视频免费_五月天婷婷在线综合_手机三级成年人电影_99精品字幕黄色片一区_啊啊视频网站精品69_在线观看日本黄色_亚洲精品1区2区3区_色色资源电影免费平台_免费一级无码黄色片_a片在线观看网址

外貿課堂 外貿網站 外貿SEO 付費廣告 社交營銷 外貿營銷 外貿推廣 外貿知識 外貿政策 外貿百科
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課堂 > 外貿百科 > 戰略性貿易政策基本內容

戰略性貿易政策基本內容

1.利潤轉移論

(1)戰略性出口政策

政府可以通過出口補貼或研發補貼本國廠商政策工具達到把外國生產者的壟斷利潤轉移到國內生產者手中,從而增加本國福利的目的。其實質是想實現國外廠商壟斷利潤向國內廠商的轉移,危險的是易引起對方國的報復而陷入u201c囚徒困境u201d。為避免u201c囚徒困境u201d,最優的貿易政策是兩國都征收出口稅,從而形成一個利潤最大化的卡特爾結構。

(2)戰略性進口政策

該政策是當外國出口寡頭壟斷廠商和本國廠商在本國市場競爭的情況下,政府應采用進口關稅政策以抽取外國壟斷廠商的壟斷租金以提高本國福利。其政策目的是抽取外國廠商利潤令外國壟斷廠商利潤下降,提高本國福利、限制外國產品進口,實質是u201c新幼稚產業保護理論u201d。

(3)進口保護促進出口政策

保羅·克魯格曼認為,政府通過貿易保護,全部或局部的封閉本國市場,阻止國外產品進入本國市場,可使國外競爭者由于市場份額的縮小而邊際成本上升,達不到規模經濟;與此同時,使得本國原本處于追隨地位的廠商快速擴大市場份額,達到規模經濟而降低邊際成本,從而增強進軍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達到u201c以保護進口市場而擴大出口u201d的目的。

2.外部經濟理論

外部經濟理論認為,某些產業或廠商能夠產生巨大的外部經濟,對其他產業乃至整個經濟發展產生有利的影響,并在國際分工格局中長期居于出口優勢地位。

國際貿易領域的外部經濟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企業的技術創新知識隨產品出口流向國外企業而產生的企業間經濟外溢效應;二是壟斷競爭部門的中間產品出口引起的其經濟技術知識外溢到國外下游產業部門的產業內經濟外溢效應;三是戰略性產業對其他產業形成支撐的產業間經濟外溢效應。

為有效避免和降低具有高生產率、高附加值的戰略型產業因外部經濟存在而產生的市場失敗問題,本國政府有必要對這些戰略產業予以補貼。政府補貼并促進能過顯著產生外部經濟的產業發展,能夠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又對國外相關產業和企業具有經濟外溢效應,不是u201c零和博弈u201d,而是貿易雙方的一種雙贏。

上一篇: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興起


相關文章: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

目標:致力于幫助中國企業出海淘金

使命:為國內企業跨境出海提供動力支持

愿景:打造用戶期待和尊重的外貿服務商

Copy © 外貿巴巴 www.idcapple.com 版權所有備案號:浙ICP備1801312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