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GDP達到43214.85億元,同比增長8.1%,中國GDP排名第一城。專家分析稱,這得益于上海一直極力避免產業空心化,積極布局戰略產業如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制造等,其中新能源汽車產值同比增速為1.9倍。
[6]2020年,全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272.01億元,比上年下降7.1%。其中,種植業134.93億元,下降4.6%;林業14.60億元,下降5.6%;牧業54.27億元,下降9.6%;漁業50.39億元,下降8.4%;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17.82億元,增長7.3%。
2020年,全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25.78萬公頃,比上年減少2.5%。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1.43萬公頃,減少2.6%;蔬菜播種面積8.42萬公頃,減少3.0%。全年全市糧食產量91.44萬噸,比上年下降4.6%;蔬菜產量244.33萬噸,下降5.7%;生豬出欄97.74萬頭,下降17.0%;生牛奶產量29.09萬噸,下降2.2%;水產品產量24.74萬噸,下降11.8%。
2020年,全市有效期內綠色食品企業數共875家,產品1573個,全年獲證產量125.58萬噸;地產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率達24%;農產品地理標志15個。
2020年,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11.41萬公頃;全市累計創建市級蔬菜標準園223家;納入統計范圍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506家,其中市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240家,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97家;各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65家,其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88家,國家級龍頭企業24家;經農業農村部門認定的家庭農場3965家,其中市級示范家庭農場76家。
[41]上海市主要農業指標
年度
| 農作物面積
| 糧食產量
| 牛奶產量
| 蔬菜產量
| 生豬出欄
| 水產品
| 家禽出欄
|
---|
2010
| -
| 118.4萬噸
| 24.71萬噸
| 398.08萬噸
| 265.98萬頭
| 28.97萬噸
| 4083.8萬羽
|
2015
| 26.93萬公頃
| 99.55萬噸
| 26.04萬噸
| 321.17萬噸
| 171.11萬頭
| 26.05萬噸
| 1713.5萬羽
|
2018
| 28.53萬公頃
| 103.74萬噸
| 33.44萬噸
| 284.73萬噸
| 148.86萬頭
| 30.85萬噸
| 983.95萬羽
|
2020年,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9656.51億元,比上年增長1.4%。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7052.59億元,增長1.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4830.97億元,增長1.9%。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國有控股企業總產值12904.24億元,下降1.3%。
2020年,全年新能源、高端裝備、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930.66億元,比上年增長8.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0.0%。
2020年,全年六個重點工業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3784.22億元,比上年增長4.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68.3%(見表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9.4%。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23.86萬輛,增長1.9倍;3D打印設備產量961臺,增長23.2%;集成電路產量288.67億塊,增長21.7%。
2020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31.81億元,比上年下降2.3%;實現稅金總額1754.00億元,下降0.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1.6%。
2020年,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8277.04億元,比上年增長5.9%;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3798.60萬平方米,增長5.7%;竣工面積8150.76萬平方米,下降11.7%。
[41]批發和零售業2020年,全年實現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869.89億元,比上年下降3.3%。
2020年,全年實現商品銷售總額13.98萬億元,比上年下降2.6%。其中,批發銷售額12.51萬億元,下降3.1%。
2020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932.50億元,比上年增長0.5%(見表8)。其中,無店鋪零售額3041.75億元,增長4.5%。網上商店零售額2606.39億元,增長10.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6.4%。
2020年,全年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29417.4億元,比上年下降11.4%。其中,B2B交易額17697.3億元,下降11.5%,占電子商務交易額的比重為60.2%;網絡購物交易額(含商品類、服務類交易)11720.1億元,下降11.1%,占電子商務交易額的比重為39.8%。
金融2020年,全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7166.26億元,比上年增長8.4%。
2020年,金融改革創新深入推進,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和市政府聯合發布u2018金融30條u2019。金融業對外開放u2018首家u2019u2018首批u2019示范效應明顯,一批知名外資金融機構在滬設立獨資或合資機構。LPR利率期權、低硫燃料油期貨、國際銅期貨等重要金融產品和業務推出,證券市場籌資額、現貨黃金交易量、原油期貨市場規模等均位居世界前三。金融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成功舉辦,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升至世界第三。
2020年,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55865.06億元,比年初增加23018.75億元;貸款余額84643.04億元,比年初增加6741.57億元。
2020年,全年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到2274.8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7.6%(見圖2)。上海證券交易所總成交額366.70萬億元,增長29.4%。其中,股票成交額83.99萬億元,增長54.4%;債券成交額11.45萬億元,增長78.7%。全年通過上海證券市場股票籌資9151.73億元,比上年增長18.9%;發行公司債和資產支持證券共48224.56億元,增長37.8%。至年末,上海證券市場上市證券22922只,比上年末增加5299只。其中,股票1843只,增加228只。
2020年,全年上海期貨交易所總成交金額152.8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5.8%。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成交金額115.44萬億元,增長65.8%。銀行間市場總成交金額1618.23萬億元,增長11.2%。上海黃金交易所總成交金額21.66萬億元,增長50.7%。
2020年,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864.99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財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594.35億元,下降7.6%;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270.64億元,增長18.0%。全年原保險賠付支出630.70億元,下降3.7%。其中,財產險業務原保險賠款支出278.46億元,下降9.0%;壽險業務原保險給付223.75億元,下降0.6%;健康險業務原保險賠款給付108.28億元,增長7.5%;意外險業務原保險賠款支出20.2億元,下降11.7%。
對外經濟2020年,全年上??诎敦浳镞M出口總額87463.10億元,比上年增長3.8%,繼續保持世界城市首位。其中,進口37648.80億元,增長6.2%;出口49814.30億元,增長2.1%。全年上海關區貨物進出口總額64604.64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進口27024.82億元,增長3.1%;出口37579.82億元,增長0.9%。
2020年,全年上海市貨物進出口總額34828.47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進口21103.11億元,增長3.8%;出口13725.36億元,與上年持平(見圖3、表1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全市比重為42.1%。按市場分,對歐盟進口4898.39億元,增長7.8%;出口2081.71億元,增長2.3%;對美國進口1836.99億元,增長5.8%;出口2980.31億元,增長6.6%;對東盟進口3150.37億元,增長8.9%;出口1690.70億元,下降6.5%;對日本進口2555.60億元,增長8.7%;出口1256.44億元,下降7.5%(見表13)。與u201c一帶一路u201d沿線國家和重要節點城市貨物貿易額占全市比重達到22.5%。
2020年,全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751家,比上年下降15.4%;合同金額516.54億美元,增長2.8%;全年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202.33億美元,增長6.2%。全年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10.94億美元,下降36.1%,占全市實際利用外資比重為5.4%;第三產業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191.12億美元,增長10.6%,占比為94.5%。u201c一帶一路u201d沿線國家在滬投資實到金額占全市比重為11.1%。至年末,在上海投資的國家和地區達189個,上海市累計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71家(亞太區總部137家),外資研發中心481家。年內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51家。其中,亞太區總部21家;外資研發中心20家。
2020年,全年備案對外直接投資項目814個,比上年下降3.7%;對外直接投資中方投資額151.16億美元,增長8.0%。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額93.13億美元,下降25.8%;完成營業額96.71億美元,增長2.9%;累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24629人次,下降15.3%。
2020年,全年全市共舉辦各類展會及活動550個,總面積1107.8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3%。其中,舉辦國際展181個,展覽面積873.7萬平方米,下降41.9%;舉辦國內展258個,展覽面積166.8萬平方米,下降38.9%;舉辦活動111個,活動面積67.3萬平方米,下降59.5%。
2020年,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來自124個國家(地區)的企業踴躍參展,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上合組織全部成員國均有企業參展,數十家龍頭企業連續簽約未來三屆。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進博會增長2.1%。
固定資產投資2020年,全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比上年下降3.6%。其中,電力建設投資下降0.4%;交通運輸投資下降27.0%;公用事業投資下降8.6%;郵電通信投資下降12.7%;市政建設投資增長33.9%。
2020年,,全市公交專用道路長度471公里(不含有軌電車長度)。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里岸線公共空間基本貫通開放。完成124公里架空線入地及合桿整治。完成103.3公里燃氣隱患管網改造及11.3萬戶立管改造。
2020年,全市自來水供水能力為1221萬立方米/日,與上年下降2.4%。全年供水總量為28.86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1%;售水總量為23.59億立方米,下降1.7%。其中,工業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分別為3.89億立方米、18.32億立方米,分別下降3.8%和1.6%。全年全市用電量1575.96億千瓦時,增長0.5%(見表16)。至年末,全市家庭液化氣用戶222萬戶,增長3.3%;家庭天然氣用戶753萬戶,增長2.7%。
2020年,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比上年增長11.0%。其中,住宅投資增長4.3%;辦公樓投資增長20.8%;商業營業用房投資增長22.4%。商品房施工面積15740.34萬平方米,增長6.3%;竣工面積2877.78萬平方米,增長7.8%。商品房銷售面積1789.16萬平方米,增長5.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434.07萬平方米,增長5.9%。全年商品房銷售額6046.97億元,增長16.2%。其中,住宅銷售額5268.85億元,增長18.2%。全年二手存量房買賣登記面積2546.17萬平方米,增長21.3%。
2020年,大力推進舊區改造,完成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75.3萬平方米、受益居民3.6萬戶;完成709萬平方米三類舊住房綜合改造,受益居民約13萬戶;修繕保護各類里弄房屋55.8萬平方米;完成751幢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計劃立項,完工運行294臺。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10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9萬套。全年新增供應各類保障房6.1萬套。
[41]旅游2019年全年實現旅游產業增加值2309.43億元,比上年增長7.6%。
至2019年年末,全市已有星級賓館195家,旅行社1758家,A級旅游景區(點)113個,紅色旅游基地34個。
2019年全年接待國際旅游入境者897.2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0.4%。其中,入境外國人692.12萬人次,增長0.9%;港、澳、臺同胞205.11萬人次,減少1.3%。在國際旅游入境者中,過夜旅游者734.69萬人次,減少1.0%。全年接待國內旅游者36140.51萬人次,增長6.4%,其中外省市來滬旅游者17186.41萬人次,增長6.0%。全年入境旅游外匯收入83.76億美元,增長13.6%;國內旅游收入4789.30億元,增長7.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