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護主義的盛行,勞務輸出日趨困難
戰后,由于恢復和發展經濟的需要,歐美發達國家對外籍勞動力需求量較大。進人80年代,由于經濟發展的速度放慢,國內失業人口增加,各國紛紛采取措施,限制外籍勞動力入境。再一方面,由于涌人發達國家的勞工文化水平、業務素質較低,而人口增長很快,混血種人也迅速增加,而這些國家本民族的人口增長很慢,甚至是負增長。這就使得這些發達國家的人種構成迅速發生變化。一些民族主義者為了保持所謂民族發展優勢,排外情緒強烈,也極力主張限制外國人,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通勞工入境。
中東地區和其他外籍工人較多的發展中國家,也正在著力發展民族工業,也盡最大努力實現勞工民族化,許多國家紛紛采取措施培養本國人材,對外籍勞務人員的限制也越來越多。
(二)u2014勞務市場對輸出的勞務人頂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技術勞務輸出呈上升趨勢,一般勞務人員的勞備輸出呈下降趨勢 從國際工程承包的發展趨勢來看,從一般的簡單工程向復雜工程方向發展;從單純地承擔施工任務,向一攬子承包工程方向發展。從承包項目來看,從單純的人力輸出,轉向技術輸出。技術輸出競爭力強,獲利多,且很受輸人國的歡迎。目前,不僅發達國家對技術專業人員需求旺盛,許多發展中國家引進的外籍勞務人員,也朝著技術型方向發展。據世界銀行統計,美國引進的外籍勞動力,60%以上是各類技術人員,德國引進的外籍勞務人員,70%是技術工人和專業人員。總之,當今世界整個勞務市場疲軟,但技術勞務市場并不疲軟。這也是國際勞務市場發展的重要特征。
(三)集中承包工程勞務需求減少,分散服務形式的勞務需求增多。世界上最集中的承包工程市場在中東地區,近年來由于石油價格下降,局勢不穩,使得承包工程下降。非洲地區局勢也比較混亂,承包工程也在下降。發達國家經濟不景氣,承包工程也很難發展。亞太地區經濟活躍,承包工程呈上升趨勢。整個世界承包工程市場增減相抵,比高漲年份大約下降了100多億美元。 集中承包工程雖呈下降趨勢,但對分散的服務需求卻呈上升趨勢,其原因是:第一,人們消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提高,客觀要求滿足其需要的各種服務增加。第二,西方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家庭服務呈上升趨勢。第三,中東地區一些大型工程項目建成以后,仍需要部分工人保養、維修。
(四)國際勞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成交條件日趨苛刻,盈利較為困難
當今國際勞務市場需求,特別是工程承包需求呈萎縮時期,而勞務輸出國和勞務輸出人數有增無減。在供大于求的條件下,供方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成交條件異常苛刻,使得勞務輸出盈利減少。據統計,70年代承包工程平均利潤在15%以上,1985年以后平均利潤在5%左右。70年代國際勞務市場普通工人每月勞務價格在500美元左右,90年代下降到300美元左右。激烈的國際競爭,給國際勞務輸出公司的盈利造成很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