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的批發體系即批發商業的主體構成主要有:
生產企業的直供批發,代理商批發,經銷商批發,第三方物流企業批發,配送中心的供貨批發和批發市場批發等。在西方發達國家,批發體系除了以上構成,還有專業批發公司(美國電器批發公司),分銷商(集中采購低值日用品),倉儲式會員制商場,貿易中心(展銷), 網絡批發(貿易),郵購批發商等.由此可見,批發商業和我們后面要介紹的批發市場是兩回事,批發市場只是批發商業體系的一種構成,是批發的一種載體而已。
自從人類社會出現了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以后,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商品購銷量逐漸增大,流通范圍不斷擴展,生產者和生產者之間、生產者和零售商之間常常難以進行直接的商品交換,或者他們之間直接進行買賣不如由中間商業來作媒介對他們更為有利,由此而產生了專門向生產者直接購進商品,然后再轉賣給其他生產者或零售商的批發商業。批發商業的產生,使商業部門內部有了批發、零售之間的分工,有了一種不與消費者直接發生關系的商業。隨著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商品的生產和消費之間在時間、空間和集散上的矛盾不斷擴大,致使批發商業所組織的商品流通,往往要通過不是一道商業環節而是二道以上的商業環節才能完成。從而批發商業分為產地批發、銷地批發以及插在這兩類批發中間的中轉地或集散地批發。這是商業部門內部分工發展的結果,也是一種專門從事批發貿易而插在生產者和生產者之間、生產者和零售商之間的中間商業。其職能在于通過買賣,把商品從生產者手中收購進來,然后再將其轉賣給其他生產者或零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