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業務員和國際采購這個職業可能會面臨怎樣的趨勢?如果這個職業消失了,工作誰來做?如果職業沒有消失,后面工作會如何調整?一個大膽的遐想,與大家分享探討。
看過先前文章的朋友,應該對下面這張“傳統外貿開發”的思維導圖不陌生,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外貿營銷的信息來源和互動方式。
01
充分設想
根據我們學習過的社會發展趨勢,任何事物都是向著更高效,更省力的方向去發展,上圖中的客戶開發方法,如果我們仔細去分析,不難發現很多工作是重復性的,而且需要業務員手工在電腦和網絡空間完成,在人工智能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通過技術手段使用“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客戶開發,已非常可行,具體一些一步一步來設想(不排除已經有公司/業務員這樣做了),
- 數據獲取,通過調教好的“人工智能爬蟲”,在自有的歷史參展數據庫,谷歌搜索,社媒平臺(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instagram, youtube, pinterest ), 海關物流數據庫中,圍繞產品關鍵字,營銷對象,營銷區域進行潛在客戶信息抓取整理,并根據相關性進行整理排序。
- 郵件觸達,根據業務的相關性,對獲取到的數據,通過“人工智能郵件”,準確推送不同側重點的開發信,最大限度提高郵件觸達回復率,郵件回復產生的詢盤,由真正的外貿業務員跟進。
- 電話觸達,根據業務的相關性,對獲取到的數據,通過“人工智能電話”,使用預先設定好的話術,以獲取郵件地址,關鍵人聯系方式,業務詢盤等內容為目標,進行陌生電話拜訪,最終生成的詢盤,由真正的外貿業務員跟進。
- 外貿業務員的工作也將發生變化,占以往工作時間比例超高的初級開發工作被“人工智能機器人”取代后,將專注于更有價值的詢盤向訂單轉化工作,客戶服務工作,人工智能調教,跨境電商,屬地化工作等。
- 外貿公司使用的外貿業務員將會減少,在人員選擇時,將更看重語言,人工智能技術理解,學習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實現一切重復工作由人工智能技術完成,人工將專注于更富有“人腦創造力”的工作,如商務會談,銷售策略思考,線上線下展會,市場營銷方案,海外市場駐地,客戶非標準化需求滿足等。
這樣的設想,與之前出現的“銷售崗位消失”理論有所相似,并不意味著這個職業會消失,而是工作內容的變化,承載的依然是將一個產品銷售給一個公司或者個人這樣的功能,只是技術的驅動讓這樣的工作變得更加高效。
02
現實觀察
我們常常用到海關數據系統進行客戶開發和匹配,了解一個買家或者供應商的歷史進出口痕跡,并使用社媒工具深入開發潛在客戶的關鍵聯系人,所以在上段提到“人工智能”介入下,我們甚至可以暢想以后的很多公司不會再有“外貿部”或者“銷售部”這樣的部門,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精煉的“商務部”,會有專注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數據”咨詢公司或團隊與公司進行“采購”和“銷售”對接。
就比如最近看到的這家德國公司 - Matchory,他的商業模型和成立時間,特別契合新冠疫情以來,國際貿易和供應鏈重新塑性的狀態,并對新的模型進行了自我驗證:
在2019年開始完成數據庫和技術的發展,收集結構化數據,搜索優化,供應商驗證,2020年,通過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供應商比對,效率提升,完成了產品概念驗證,2021年正式發布,500W供應商,每月新增20W家企業數據。實現了“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數據”咨詢公司的成立,并對制造業和商業公司進行了高效的“采購”和“銷售”對接支持。
Matchory技術亮點:數據庫,搜索技術,自動化數據處理,供應商驗證和采購商匹配技術,這一部分操作像不像我們外貿業務員判斷詢盤客戶價值的過程?
對于
供應商,他的突出服務重點,以增加搜索曝光,優化詢盤,搜索引擎營銷,易用性,可視化曝光,量化排名為服務亮點,是不是像極了我們外貿業務員常常在做的推廣和找客戶的工作?
對于
采購商,他的服務重點,供應商比對,深挖供應鏈,降低成本,算法優化,風險降低,流程優化,這也完全是很多采購經理在自己電腦里進行的部分重點日常工作。
03
加強技術應用
通過這一番設想和現實觀察,我們并不必擔心“外貿業務員”這樣的職業會走向消亡,技術手段會讓我們的工作效率越來越高,只要我們堅持獨立觀察思考,關注技術,堅持發揮大腦的創造力,職業只會是我們能力的載體,發展也是水到渠成。
具體到我們的日常外貿工作中,無論行情如何變化,公司和個人通過加強對技術的應用,走在效率前面,必定對我們的業務發展帶來無窮裨益。
以上為“外貿飯局”原創文章,同步于微信公眾號,本站,今日頭條等平臺,歡迎大家隨時分享交流,在外貿路上作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