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物流市場的逐步形成以及國際貿易總量的不斷增長,港口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所有國際貿易的運輸方式中,海運以其低廉的價格、巨大的運量占據了國際貿易運輸市場的近90%,使海運成為國際物流運輸的主要方式。也使得海運發貨越來越嚴格,一旦發生發錯目的港的事情,往往損失較大且后續補救極為繁瑣。
所以防患于未然做好發貨前資料核對工作,將發錯目的港的風險降低。
1.托單環節拿到客戶的訂艙委托先把關鍵信息理清楚。如有模糊不清楚的地方,尤其是目的港信息,一定要與客戶書面確認好。
2.訂艙環節在訂艙這一重要環節,目的港一定要清楚,區別好拼寫和對應的國家,避免目的港出錯。
另外,訂艙時如果能使用代碼,盡量使用目的港代碼,這樣既專業又不會混淆。世界上重名的港口很多,一定要要注意小心區分。如Plymouth港,就有七八個國家有同名。
3. 報關環節在報關環節中,報關單上也要顯示運抵國及運抵港的字樣,如下圖所示:
在報關過程中,要做到確認運抵國及運抵港正確,避免貨物發錯。如發現報關單上的運抵國、運抵港報關有誤,一定不要心存僥幸心理,要及時確認并修改。
4.進港環節進港時要提供裝箱單數據,其中包含目的港信息。這個環節數據是進港數據的主要來源之一,不能馬虎。因為理貨公司要以此為主要數據依據來安排裝船事宜,一旦出現差錯,裝錯港的風險將大大增加。
5.運單確認環節在確認運單內容時,一定要注意核對收貨人信息和目的港的代碼是否與實際需要到達的目的港一致。這個環節仔細校對也能避免目的港出錯。
既成事實積極補救1、首先核查單據和書面確認,查明錯港原因,以便通知相關方承擔相應責任,配合改港事宜。
2、緊急協調聯系船東協調改港。根據船舶掛靠和中轉計劃,盡量在中轉港到達之前完成改港。如果到目的港再更改,費用高昂,還可能有一定的罰金,船期也會延遲更長。
3、及時通知客戶,如不能接受延誤日期,則盡量就近找到合適的客戶轉賣掉,以減少損失。
4、向船公司等相關方申請延長免箱期或減免滯期費用,并向責任方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