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晚上,Apple Store的官網突然進入維護,人們紛紛猜測蘋果公司的大概是要上線新產品,應該會是AirPower或是iPhone SE II。但當幾個小時的維護結束后,大家發現蘋果并沒有上線新產品,而是下調了所有在售產品的價格,其中包括iPhone、Mac、Apple Watch、iPad和一些官方配件,如iPhone X從8388元下調到了8316元,比之前便宜了72塊錢,而其他產品價格的下調幅度也差不多,下調幅度最大是iMac Pro,原本售價39488元起步,調整后為39150元,下調了338元。
按照蘋果的慣例,每次都只會在下一代產品推出時才會調整上一代產品的價格,像這樣的大面積降價還從沒有發生過。那么這次降價是為了挽救下滑的銷量還是在五一節日來臨之際給中國果粉的一個小福利呢?
原來,此次的降價與蘋果公司的經營策略沒什么關系,是因為國內增值稅稅率的調整。
2018年4月4日,國家財政部聯合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于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這次調整計劃從2018年5月1日開始執行,所以相應的,蘋果也下調了在中國地區產品的價格。
對進口消費電子征收高額稅收是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慣例,中國對蘋果產品征收高額稅收的意思也在于保護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在國內的生存空間。尤其在中美貿易戰形勢日漸嚴峻的時期,保護國產廠商的發展也是為了保護我國科技的進步和發展。
蘋果產品價格全面下調股價卻上漲?
巧合的是,在上周,由于臺積電的一份財報和多家華爾街機構不看好今年iPhone手機的銷量,導致蘋果的股價連續三天遭遇暴跌,市值蒸發了639億美元之多。
對于蘋果此次面臨的囧境,有評測師分析是因為iPhone X糟糕的需求,因為在此前,iPhone X只占到了16%的市場份額,甚至還沒有評價不高的iPhone 8和iPhone 8 plus高。所幸的是,蘋果在當地時間周二發布了2018第二財季財報,財報顯示iPhone的銷量穩定,并超過了去年同期。
蘋果方面表示,截至2018年3月31的第二財季,共售出5220萬部iPhone,而去年同期的數據為5100萬部。雖然較去年的銷量有所增長,但是沒有達到分析師的平均預測,在此之前,分析師平均預計蘋果第二財季將售出5300萬部iPhone。
但不管如何,此前被臺積電一封財報搞得風雨飄搖的蘋果總算借著這份財報站穩了腳跟。在蘋果發布第二財季財報后,還公布了100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此后,蘋果的股息增加16%。同樣受到良好的財報刺激,蘋果股價盤后上漲一度超過4%。
同時,一家華爾街投行稱,未來三年內,蘋果的營收和銷售額都將大幅上漲。
這樣看來,蘋果的股價上漲與此次產品降價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雖然經歷了股價下跌的風波,但蘋果憑借其優異的技術仍將在智能手機的市場上占據主導的地位。此次新的財報公開也說明了即使iPhone X的價格對人們來說偏高但銷量仍在持續的上漲,所以蘋果未來的產品應該也不會出現大幅度的降價。
來源:A5創業網 作者:大熊 轉載請注明出處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