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是個很辛苦的行業,也是個極其有趣的世界。今天上午,你衣冠楚楚的在豪華的酒店大堂里與一個阿拉伯人喝咖啡,而晚上則揮汗如雨地帶領一群工人裝載貨柜。有時你悠閑得一整天也沒有一個電話,有時則不得不通宵熬夜與美國人爭辯討論。你可能會一封郵件就掙了上萬元,也可能因為遺漏一句文字而釀下“彌天大禍”。有收到瑞士客戶寄來巧克力的溫馨,亦有被某國奸商設計騙錢的慘痛。 你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各國的商人,銀行,海關和政府機構,處理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故。很多事情,在國際貿易教科書上找不到答案,經驗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步伐加大,越來越多的中小民營企業開始招兵買馬開拓國外市場。相當多的應屆畢業大學生及其他行業人員也應聘或跳槽擔任了外貿業務員。而這些企業,往往并沒有成熟的外貿部門與人員,有些甚至從未有過直接外貿的經驗。那么,在這種無國外客戶渠道、無從業經驗、無成熟業務經理指導的“三無”環境下,一個新手如何開展工作呢?除了本書前面的實務操作指南外,一些非業務的因素也很重要。
首先,無論是企業老板還是業務新手,都必須清楚兩個事實:
1.外貿公司不是工廠的敵人而是朋友。在企業發展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離不開外貿公司的合作。通過外貿公司把貨物賣到國外(還不是代理出口,因為客戶是外貿公司的),當然會損失不少潛在的利潤----這也正是很多工廠老板耿耿于懷的----但卻是多數中小工廠的必由之路。外貿公司熟悉國際市場和外貿操作,與他們合作,不但可以大大降低進軍國際市場的前期風險,還能獲得關于市場需求的寶貴經驗,這些經驗對于改進產品以適應國際買家需求至關重要。此外,在供應貨物給外貿公司的時候,外貿公司會規定很多關于包裝、運輸和單證制作的要求。不要小看和厭煩這些條條框框,因為這多半是國外買家的要求。仔細按照要求去做,并多與外貿公司溝通,爭取多了解一些關于這些要求的前因后果,供自己日后參考。
所以,作為新人,第一件要注意的事情就是認真積極地與現有合作的外貿公司配合,按照不同的訂單留心整理歸檔。外貿公司將會是你第一個老師。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