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我國企業傳統管理的弊端,論述了實施供應鏈管理對我國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意義,分析了我國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現有條件和問題,提出了實施供應鏈管理增強我國企業競爭力的主要途徑。
一、引言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簡稱SCM)逐漸成為企業增強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與傳統的單個企業管理和參與市場競爭不同,供應鏈管理具有采用緊密合作的企業伙伴關系、使供應鏈中各企業集成為一個有機聯系的系統整體、快速響應顧客需求、實現共同目標、發揮核心競爭能力等特點。供應鏈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產生和發展,源于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由供應商賣方主導變成了顧客買方主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使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供應鏈管理提出的時間雖不長,但已引起管理理論界和企業界的重視,國際上一些著名企業如IBM、Dell、PG、HP公司等在供應鏈管理實踐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國企業特別是制造業的傳統管理體制與運作模式多數是自成一個封閉系統,不重視對供應鏈的管理,制造商、供應商和經銷商缺乏長期合作的戰略伙伴關系,相互之間缺乏以信任和共同獲利為基礎的價值鏈,沒有形成滿足顧客在成本、質量、交貨時間等方面的要求而反映敏捷的物流和信息流。我國正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研究國外近來發展迅速的供應鏈管理理論與方法并應用于我國企業的實際,以控制庫存、提高服務水平、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實施供應鏈管理對增強我國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作用
1.實施供應鏈管理,可有效地實現供求的良好結合,刺激消費需求,提高服務質量
現代企業把消費者奉為上帝,而消費者要求提供消費品的前置時間越短越好。供應鏈把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緊密聯結在一起,并對之進行協調、優化管理,使企業之間形成良好的相互關系,使產品、信息的流通渠道達到最短,從而可以使消費者需求信息沿供應鏈逆向準確迅速地反饋到生產廠商。生產廠商據此對產品的增加、減少、改進、質量提高、原料的選擇等做出正確的決策,保證供求良好的結合。
2.實施供應鏈管理,可降低社會庫存,降低成本
實施供應鏈的有效管理,要求對組成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做出優化,建立良好的相互關系,減少各個環節的信息延遲,消除信息扭曲現象,促進產品需求信息的快速流通,以減少盲目生產和社會庫存量,避免庫存浪費,減少資金占用,降低庫存成本。
3.實施供應鏈管理,可有效地減少流通費用,產生規模效應,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供應鏈是一個整體,它把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等聯系在一條鏈上,并對之優化,使相關企業形成了一個融會貫通的網絡整體。該整體中的各個企業為了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合作,協調相互關系,加快商品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縮短了產銷周期,減少庫存,使整個供應鏈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大大提高了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4.實施供應鏈管理,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促進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現有的B2B電子商務模式仍大多局限于為企業提供一個信息搜索和發布的空間,出于保守商業秘密以及其他方面的考慮,企業發布的信息僅限于商品的價格、質量和交易數量等直接與商品交易相關的簡單信息。而集成化供應鏈管理的有效實施,將使供應鏈上各結點企業的產品需求信息、生產安排信息、訂單傳遞信息、交貨及庫存狀態信息和產品在途信息等實現高度共享與集成。集成化供應鏈管理與B2B電子商務的結合,能使大量分散的企業連接成一個動態的、集成的、虛擬的、全球性的供應鏈網絡,在更大范圍搜索有關的供應商和服務商,從而降低企業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企業對市場和最終顧客需求的響應速度。
三、我國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現有條件和問題
1.現有的基礎和條件
近年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企業經營機制的逐步轉換,我國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體制創新與市場創新的同時,也加快了管理創新的步伐。特別是多數企業都意識到通過企業信息化來提高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的作用。同時不少企業在企業組織與管理的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吸收了供應鏈管理的思想,初步具備了集成供應鏈管理的能力。尤其是供應鏈管理的支持技術及其環節在我國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1)信息技術對SCM提供有效的支持。
(2)提高了企業領導層和員工對高新技術的了解和利用高新技術發展企業的意識,提高了企業領導對員工在職培訓和采用激勵機制的正確認識。
(3)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需要實施供應鏈管理,同時也為實施供應鏈管理創造了條件。
(4)與供應鏈管理相關的外部環境得到改善,特別是我國的配送業、連鎖業、零售業、倉儲運輸業有了長足的發展。
2.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我國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和不足:
(1)我國許多企業的機制不夠靈活,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較差,這使得供應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2)我國相當多的企業自主開發能力弱,特別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開發能力,使得難以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供應鏈主導企業。
(3)不少企業組織機構臃腫,各部門從自身實際利益出發,存在本位主義和互相推諉現象,使供應鏈管理受到傳統組織和思想觀念的阻礙。
(4)我國的計算機通訊網絡和信息技術雖有快速發展,但地區之間尚不夠平衡,總體上仍遠落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給異地組織產品設計與生產帶來較大困難。
(5)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環境尚不健全,不少企業產品質量差、可靠性不高、交貨不夠及時、可信度較低等,企業間形成供應鏈戰略聯盟的廣泛信任和依賴關系的基礎不夠牢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