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財富》雜志評選的全球最佳創意、最具有競爭力公司,整個亞洲只有15個,香港只有兩個,它不是和記黃埔、也不是新鴻基地產,而是很多人還不熟悉但是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公司利豐集團和ESPRIT公司。其中利豐集團的的供應鏈管理頗具研究價值。
一、利豐公司的供應鏈管理強調了真正的客戶導向,它將客戶分為大客戶和中小客戶,大客戶由一個部門專門負責一對一的貼身服務。小客戶也由專門的人員全程服務。滿足了客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而很多企業將客戶至上、客戶是上帝掛在嘴巴上從來不是真正的客戶導向。
二、強調了企業核心能力要素的組合,其供應鏈管理思想就是企業核心能力要素組合優化的最佳實踐。比如即使自己有英和物流公司,但是對于小批量短途運輸和物流,它還是決定外包給當地最好的短途物流公司而不是大包大攬。它只提供高附加值的前后價值鏈的產品和服務提供,絕對不自己生產產品,它強調了跟供應商、生產商、零售商等能力要素互補,強調了價值鏈的互補。是供應鏈和價值鏈交集思想的體現,是企業能力要素組合的體現,并且將企業的價值創造與成本交集網絡化和系統化,構成了自己的競爭優勢,幾乎無人可以打破。
三、將最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思想運用到管理實踐,對延遲制造的運用,它充分利用自己的網絡和戰略合作關系要求生產企業預留生產能力以實現該目標。
四、其大公司規模和小公司運作的思路更堪稱一絕:所有的部門就是一個獨立的公司,他們可以自己像一個老板一樣經營自己的事業但是有可以得到大公司的支持。這樣始終保持公司的活力和員工吸引力,很多貿易公司的老板很頭痛自己的員工的高流失率(自己出去當老板并且將其客戶帶走),但是利豐公司不擔心這些,因為該公司的部門負責人就相當于一個個人老板但是有可以獲得大公司的品牌支持。他們沒必要自己開公司。因為這些部門本身就是一個公司。對企業組織結構的管理不能說是一個偉大的創新,保持了大公司的品牌和議價能力但是又有小公司的彈性。難怪哈佛商學院案例中心有它四個案例,也難怪財富雜志要將它評選為香港最佳價值成長公司了。因為它體現了一系列最先進的戰略邏輯:交集、系統化和能力要素優化。
公司架構
利豐(1937)有限公司乃利豐集團控股股東,是私人全資擁有的香港公司。
集團旗下上市業務包括利豐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00494)、利和經銷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02387)、利亞零售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08052) 及新近上市的利邦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號:00891)。
非上市的零售業務包括經營時裝零售業務的Branded Lifestyle以及經營連鎖玩具店玩具 '反' 斗城的利童反斗城(亞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