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兩點整,全球知識產權保護和創新發展大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
作為本屆進博會上唯一的知識產權主論壇,匯桔網董事長兼CEO謝旭輝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干事王彬穎,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上海市副市長陳群,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陳宏兵,美國Percipience公司創始人Suzanne Sullivan Harrison,國際許可貿易工作者協會(LES)北美區會長兼董事會主席Robert Francis Held、CEO Kimberly Chotkowski,德國史太白大學博士Andrej Heinke、美國尤爾實驗室副總裁、 AIPLA美國知識產權法律協會前主席Wayne Parrish Sobon,美國通用電氣風險資本許可授權中心主席Patrick K. Patnode 、常務董事Michael Kevin和Thomas John,AutoHarvest技術轉移平臺聯合創始人總裁兼CEO Jayson Darryl Pankin等專家大咖共同出席活動,以中外智慧融合賦能全球知識產權的發展,探討知商生態和知聯網模式。
匯桔網董事長兼CEO謝旭輝受邀在該論壇上發表重要演講,以下是演講的部分內容,經i黑馬整理發布:
各位嘉賓,各位企業家,各位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今天有機會站在進博會全球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大會論壇上,和大家共同分享匯桔對于知識產權和中國企業以及經濟發展的促進和貢獻。
在我們看來,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只是基礎,知識產權的重點在于價值,價值在于知識產權的產業化。在我們的眼中知識產權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個產業。如果只把知識產權當成一個行業,所達到的無非就只能區分行內人和行外人。但如果把他當成一個產業來看,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要正視它與各個行業的關聯性,甚至可以進入資本市場。
知識產權就像互聯網一樣,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它也需要像互聯網一樣與產業、實業和金融深度結合,構建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運營交易流通的產業化、金融化、證券化與生活化的生態圈。知識產權工作的核心應該是人與企業,而不是知識產權本身。如果脫離了人與企業去使用和運用知識產權,那么無論多先進的技術,都將毫無價值。
但是,目前為止,在國內沒有一個專門做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成為全球級律所,也沒有中國做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某一塊的公司成為全國性的綜合性公司。因為長期以來,這個行業的發展模式沒有按照產業發展,沒有和其他行業有深度的聯系。
當今的中國,知識產權產業發展除了平臺化與垂直化之外,沒有第三種方式。
這里給大家介紹兩個案例,第一個案例是蘇州的一個包裝企業。傳統企業要獲得知識產權必須要到蘇州當地或者國家知識產權交易所,技術這種方式獲得,或者自己找到國外的授權機構或者大學對接。但是現在,他們可以通過匯桔網找到相關材料的專利。第二案例是廣州的一個音箱燈光企業,現在正通過匯桔網平臺引進的韓國VR技術進行轉型升級。
通過這兩個案例,我想告訴大家。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技術轉移與跨國技術貿易有一個新興的途徑,就是通過純市場化的互聯網平臺或者機構來實現。
匯桔網是知識產權與企業服務資源大數據共享平臺,我們經常講知聯網模式,就是知識產權IP 互聯網平臺 智能物聯網(IOT),核心是大數據。我們走平臺化路線,把知識產權服務進行兩化,云化和信息化。匯桔云解決了知識產權傳統服務的云化問題,而匯桔寶則提供了大數據整體解決方案。
匯桔網同時也做基于知識產權質押的融資,我們大概用了三年時間超過五十億人民幣的交易撮合,也有多種方式,通過互聯網金融方式,通過助貸,銀行其他金融機構,助貸平臺匹配優質資產端,解決金融機構質押融資問題,利率非常低,完全符合知識產權在金融方面的探索。未來還會在知識產權證券化方向探索。
我們會長期和世界上各國高校技術轉移機構以及科研院所,包括今天到場很多國際組織和機構保持聯系。
衷心感謝國家知識產權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對匯桔網這么多年的關心。感謝這一次主辦方對我們的邀請。希望下一個五年我們匯桔網能夠給到大家更不一樣的匯桔網,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中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