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日,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MRC)在政府官網上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英國進出口數據。
這份報告從
貿易趨勢、英國與(非)歐盟國家貿易情況、2021年3月出口、以及2021年3月進口等角度,詳細分析了英國第一季度的進出口貿易表現。
總的來說,英國2021年第一季度的出口貿易總額同比下降1.9%,進口總額也同比下降8.3%。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英今年第一季度貿易額卻逆勢增長,中國不僅超過德國,躍升為英國第一大進口貿易國,而且中英貿易額也有望在今年再創新高。這份關于英國進出口的數據報告共有20頁,為方便讀者閱讀,今天我們主要提取最重要的內容和大家分享,需要完整報告的讀者可以在“英倫投資客”公眾號后臺回復“0519”索取全文。
2021年第一季度英國進出口貿易表現在講中英貿易數據之前,我們先來看英國今年第一季度的進出口總體情況。
受疫情影響,
英國出口貿易總額與去年同比下降了1.9%,進口總額也比去年同比下降了8.3%,貿易赤字同比下降了23%。下表是英國近10年進出口貿易的季度表現。可以發現,雖然今年第一季度的貿易量同比去年有所下降,但與去年疫情最嚴重的第二季度相比,已經有所恢復。
具體到2021年3月,當月數據顯示英國為凈進口國,進口額超過出口額70億英鎊。其中,英國貨物出口總額為349億英鎊,比上個月增加了80億英鎊(30%),同比去年增加了64億英鎊(22%)。
英國進口總額為419億英鎊,比上個月增加了70億英鎊(20%),同比去年增長了4億英鎊(0.9%)。
2021年3月,英國與歐盟/非歐盟國家的貿易情況如下圖所示。
其中,英國針對非歐盟國家的出口額對比上月增長了36%,針對歐盟國家的進口額比上月增長24%。進口:中國登頂英國最大進口伙伴國首先我們來看看英國進口的情況。
總體來看,英國目前排名前5的進口國分別為
中國、德國、美國、荷蘭和比利時。
具體數據顯示,中國以13%的進口份額排名第一,德國以12.9%的進口份額排名第二。具體來說,英國從中國進口的貨物數量有一個很大幅度的上升,相當于從去年3月時5.5%的份額,直接上升到了今年3月的13%。
與此同時,英國從中國的進口額也從2020年的第4位,上升為今年的第1位,已讓中國成為英國最大進口貿易伙伴國。多年來,德國一直是英國最大的貿易進口伙伴,但今年卻被中國超越。
事實上,英國對華進口在整個第一季度的增長勢頭都十分強勁。
在截至2021年3月的前3個月里,英國從中國的進口額達到了152.1億鎊,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2%。過去一年中,英國對華進口額還是前十大進口貿易伙伴中增幅最大的。從行業分布上看,中國是2021年向英國出口大宗商品最多的五個國家之一,出口額僅次于德國。2021年3月,英國從中國進口的
機械類產品進口額為12.46億鎊。
同時,中國也是向英國出口
電子設備的主要國家,2020年3月比前年同期增長了77%,達到了3.62億鎊。
另外,中國也是英國進口各類
化工產品的主要來源國,盡管今年3月從中國進口化工產品較2月有所減少,下跌了1.3億英鎊(21%)。
疫情期間,英國也從中國進口了大量防疫物資,比如我們在此前
文章中提到的,英國政府耗資超13億英鎊,大規模采購的全民免費新冠檢測盒,便是中國公司制造的。同時,英國政府和公司還向中國購買了口罩、面罩等防疫物資。
出口:英國對華出口總額3月排名第7說完進口,接下來我們看看出口數據。
總體來看,英國今年3月排名前5的出口國分別為
瑞士、美國、德國、荷蘭和愛爾蘭,均為歐美發達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首次取代美國,成為英國最大的出口伙伴國。與2月和去年3月相比,英國對瑞士的出口額分別增長了25.89億英鎊(83%)和40.29億英鎊(3.5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在英國對外出口最多的前十大國家中,英國對中國出口總額排在第7位。其中,英國對華出口額比2月增長了59.7%,僅次于向瑞士的出口額增幅。與去年同期相比,英國對華出口額增長了39.8%,增幅排在第三位。
不過,英國對中國香港的出口額卻在3月經歷了最大幅度的下降,下降了整整5.97億英鎊(51%)。
事實上,英國對華出口不僅在3月表現喜人,而且在整個第一季度的增長勢頭都十分強勁。
2021年1至3月,英國只對
瑞士、中國和比利時的出口額同比去年為正增長,其余國家均為負增長。
介紹完整體情況后,我們再從行業分布和地區分布,分析英國對華出口的具體特征:
1. 英國對華出口行業分布報告指出,英國3月對華出口同比2月的增長主要是
汽車和
礦物燃料,分別增長了1.96億英鎊和1.73億英鎊。
與此同時,《China Briefing》也專門就今年第一季度英國對華出口的行業、地域分布細節進行了報道。
報道指出,2021年第一季度,英國對華出口增長主要是由
機械和
運輸設備等英國制成品帶動的,出口額達到18億英鎊。
從行業上看,今年一季度英國對華出口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其中汽車出口表現良好,達到10.5億英鎊。其他制造業出口還包括
化工產品(7.84億鎊)、
制藥業(5.31億鎊)、
機械(5.09億英鎊)和
材料制造業(3.46億鎊)。
相比之下,除原油等礦產品外,英國對華非制成品出口表現相對暗淡。據《China Briefing》分析,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私人和公共投資,預測在2021年全年,英國的專業機械和設備對華出口額將會有更強勁的增長。
2. 對華出口地區分布接下來我們講講英國對華出口的地域特征。
2020年,英國對華出口排名前5的地區都位于英國的制造業中心地帶。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地區的汽車、專業機電機械、運輸設備和飛機等產業發展得較為成熟。具體來說,英國汽車工業集群所在地——
西米德蘭茲郡(west Midlands)排名第一,2020年該地區對華出口22億英鎊,占英國對華出口總額的15.5%;其次是東英格蘭的21億英鎊,占英國出口總額的14.6%。
英格蘭西北和東南部(不包括倫敦)分別以17億、16億英鎊分列三、四位。
值得一提的是,
倫敦僅憑一城之力,就占據了2020年對華的出口第五名,出口額達到了11億英鎊,行業分布上以
旅游、知識產權、金融和其他商業服務為主。
預測:中英貿易未來前景如何?盡管2019年后,英國對華出口額受疫情影響有所下降。但隨著英國經濟的恢復,未來英國對華出口將大幅增加,原因有二:
首先,英國對華出口一直保持著高水平發展。數據顯示,2018至2019年,英國對華出口年均增速超過53%,遠遠超過了增速第二的美國(10.6%)。2019年一年就有11.13萬家注冊增值稅的英國企業開展了對華出口貿易,年出口額達236億鎊。
相比之下,英國對歐盟的出口在“脫歐”前就呈現了下降趨勢。
其次,英國政府一直在為促進中英貿易提供政策優惠。為了促進英國對中國等國家出口,英國政府在2021年3月的春季預算案中引入了多種激勵措施,
包括為企業提供研發稅收抵免,以及在英國沿海和內陸航道附近的港口建立8個自貿港。值得一提的是,這自貿港將效仿中國經濟特區,為繁榮的沿海省份的輕工業出口導向型增長提供動力。
預計這些新措施不僅將提高英國現有出口商對中國的出口水平,還有望增加英國企業進入中國的機會。但這是否意味著,中國會成為英國唯一的主要出口增長市場呢?
答案是否定的。
今年2月1日,英國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我們曾在
《英國公開宣布脫歐入亞,藏著什么秘密?》一文中分析過這一舉動背后的動機。
英國脫歐入亞、主推“全球化英國”,打的算盤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既然已經離開動作遲緩的歐盟,那就積極加入高速發展的亞太,畢竟全球市場和世界未來都在
亞洲。
換句話說,除了中國,英國還將重點瞄準同樣消費力強大的亞太市場,包括東南亞、南亞、日本、韓國,也包括澳洲、加拿大、墨西哥等。
事實上,英國申請加入CPTPP的舉動就意味著,英國出口企業已經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未來需要在遠離歐洲市場的其他地方,比如在充滿活力但也更復雜的東南亞和南亞市場抓住機會。
英倫投資客寫在最后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主要分析了2021年第一季度英國進出口貿易情況,尤其是在對華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具體表現。
今年3月,英國對華(大陸)出口總額排在第7位。從行業上看,今年一季度英國對華出口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其中汽車出口表現良好。地區分布上,倫敦僅憑一城之力,就占據了2020年對華的出口第五名。
進口方面,英國對華進口額從2020年的第4位,上升為今年的第1位。中國也超越德國成為英國最大進口貿易伙伴國。
隨著英國經濟的恢復,加上英國政府為促進中英貿易提供的政策優惠,相信未來英國對華出口將大幅增加。
當然,英國正式加入CPTPP,也意味著英國未來并不會局限于中國市場,它還將著眼于消費力同樣強大的東南亞和南亞市場,將出口版圖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