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前現狀:
當前中國的中小企業面臨著大洗牌,企業需要尋求新的出路,而不是圈入眾多企業的惡性競爭之中,那么如何才能不圈入這場惡性競爭中去呢?如何才能在這場大洗牌中盡快尋找到新的健康的發展出路呢?
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是簡單的代貿易模式,沒有足夠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能力,所以研發和創新產品并不能成為他們打新市場的發展出路;轉內銷的貿易模式很多企業已經嘗試過,但是因為沒有自己的產品品牌,更沒有自己的銷渠道,所以很快就以失敗而告終;轉型高科技領域更是讓這些沒有雄厚資金后盾、沒有強有力的研發團隊、沒有政府大力扶持的外行中小企業以更快的速度陷入深淵。
結果是目前大部分中小外貿企業處于奮勇拼殺以求生存和迷茫探索以求發展之諸多困境中,其實如果跳出來看,這就正醞釀著一個巨大的商機,誰能夠引領這些眾多的中小企業脫離這些困境,從這場市場大洗牌中走出來并走向健康的生存、成長和發展之路,那么誰就抓住了這次巨大的商機而順勢以炸式的方式在短時間內成為業界巨頭。
2.過去10年:
在過去的10多年,上千萬家中小企業借助改革放的大東風而成長起來,借助新興的外貿b2b電子商務平臺快速發展起來,用物美價廉的產品大勢向海外市場進攻,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非常順理成章。然而現在大好形勢已過,如今全球經濟放緩、歐美市場需求大大萎縮、國內材料成本增加、勞動力成本增加、升值、等等因素,迫使曾經依靠外貿b2b平臺發展起來的中小外貿企業進入了慘烈的惡性價格競爭之中,導致現在的狀況是接單是找死,不接單是等死。
解鈴還需系鈴人,這些中小外貿企業曾經在大好形勢下是依靠外貿b2b順速發展起來的,這幾年又在寒冬形勢下把他們圈入了惡性競爭之中,那么外貿b2b是否能夠把這些惡性競爭之中的中小外貿企業重新帶出來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就目前以只大量信息流為主流的外貿b2b平臺是絕對不能可能把這些困境中的眾多中小企業重新帶起來的,因為大量的信息流,大量的信息,特別是大量的同質信息甚至是惡意擾亂信息,只會把眾多企業帶入慘烈的惡性價格拼殺之中去,同時把原本越來越少的海外家深深地帶入采購迷茫之中。
外貿b2b平臺有希望也有能力把這些中小企業重新帶起來,但他們同樣與眾多的中小外貿企業一樣面臨著市場大洗牌,外貿b2b平臺只有先自己通過了革新和創新,才能肩負起重新把這些眾多的中小外貿企業帶入健康發展之路的重任。
3.未來10年:
從當今的外貿中小企業形勢來看,他們未來10年的命運真是撲朔迷離,因為當今市場實在是變幻莫測,并正處于全球經濟的市場大洗牌之中,國內國際經濟、金融、政策形勢時刻影響著和改變著中小外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但是有一個大的好趨勢是我們都可以看得到的,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那就是國外國際形勢一定會慢慢地好轉起來,國外市場的需求會慢慢地復蘇起來,只是需要一個幾年時間的緩慢好轉的過程;
然而,另外不好的長期趨勢我們也是可以明顯地感覺到的,那就是國內的材料和勞動力成本還會繼續上升,還會繼續升值,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的中小企業正在慢慢地失去中國產品價廉的競爭優勢,這一優勢正在慢慢地轉向印度南非及東盟國家。那么中國中小企業該如何迎接國外市場好轉的形勢以及如何避失去廉價之優勢呢?引入中國品牌第一人李光斗先生的一句話“品牌戰是全球化留給中國的最后機會,中國的前30年,我們中國人把中國發揮到了極致,但是后30年,所有的生意機會在于把中國品牌要到極致。”
很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一個外貿b2b或者外貿b2c平臺以推廣品牌為核心,阿里巴巴、環球資源、中國網、敦煌網都沒有推廣中國的品牌,當然啦這也不能完全責怪他們,因為他們的運營模式都是基于海量的供求信息以及廉價產品,他們不可能推廣品牌,因為推廣品牌已經超出了推廣產品本身,推廣品牌的平臺本身必須站在一個以品牌價值為核心的運營模式上,必須要有非常完善的b2b或者b2c系統功能來幫助、維護和提升產品本身及其品牌的無形價值,同時還要配合線下的活動及服務,以便讓消費者覺得品牌并不是虛擬的,而是隨時隨地的活躍在他們身邊。
誰能用b2b或者b2c把中國的大量品牌推向國際,讓我們拭目以待!